區塊 鏈如果獲得大范圍應用后,存儲是剛需,這一點毋庸置疑。如果從透明、公開、可查詢這個特性看,區塊鏈上面的信息明文存儲即可達到要求。但如果就隱私保護、防泄露等方面,區塊鏈上面的信息是需要加密的。

區塊鏈存儲,上鏈數據公開可查
區塊鏈技術之所以能被人們從BTC網絡中抽離出來,是因為區塊鏈技術在某種程度上可以取代第三方,成為了真正的信任機器。而這種信任機器的運轉前提,就是一切數據透明、可查詢、無法篡改。
從這個角度來說,區塊鏈上數據的存儲,公開透明可查詢是第一位的。如果某一條鏈上的數據是不可查詢的,那這條鏈會被遺棄。所以,在這個地方區塊鏈存儲采用明文存儲是必須的,也是必然的。
由于要保留這條鏈上的所有信息,帶來的直接后果就是:這條鏈上沉淀的數據越來越大,直到讓這個鏈臃腫不堪。此外由于鏈上只能存儲少量數據,這就極大的限制了區塊鏈與實際場景的應用結合。
鏈上數據,轉移鏈下存儲?
對于鏈上數據的臃腫,有人提出可以對那些過往無意義的信息(如2年前的轉賬記錄),通過壓縮裁剪的方法減少數據量;也有人提出,可以直接將這些鏈上的數據轉移至鏈下存儲,來減少鏈上的存儲負擔。
即便將鏈上數據轉移至鏈下存儲,也是需要這些數據為明文可查,最重要的是這些數據需要永久保留、無法篡改。可是任何存儲都是需要成本的,更何況永久存儲呢?而且對于某些信息,一旦寫入就無法刪除,如果是反社會反人類的信息,這種不可篡改的特性也未必是什么好事
鏈下存儲,加 密是天然需求
但僅就從存儲的角度來說,對信息的保密又何嘗不是剛需?哪個機構會將自己的所有數據大白于天下?所以,一旦涉及到區塊鏈的實際應用,對數據存儲的加密也就成了基礎需求。
如果說傳統存儲(如谷歌、亞馬遜、阿里云、騰訊云等),用戶可以依靠這些存儲方的品牌信用,來相信他們不會故意泄露數據,那么在去中心化分布式存儲里面,誰又能提供這種信用保護呢?
有人說,可以通過抵押、罰沒機制,來對存儲節點“泄露數據”進行懲罰。這種情況就要看懲罰的成本與存儲的價值了。如果存儲的信息價值1000元,而你罰沒只有1元,又有什么用呢?而且在分布式存儲里面,你的罰沒機制不可能太重。因為如果你抵押的門檻太高,就沒有人接入這個系統了。
所以有人說,區塊鏈存儲=分布式存儲+分布式加密+區塊鏈激勵。只有這三位一體,才是真正的區塊鏈存儲。大道理誰都會講,但真正將其落地應用,并被現實生活所接受,是完全兩碼事。
區塊鏈存儲,成本&可靠性之殤
區塊鏈(分布式)存儲,之所以比中心化存儲更可靠,是因為分布式存儲的冗余數據更多。但冗余數據太多,最直接的結果就是:區塊鏈存儲的成本要比中心化存儲成本高的多。如果是數據線下存儲,沒有支付費用的話,是沒人有義務永久存儲這個數據的。
也就是說,線下存儲的數據是可以被刪除的。如果不想被刪除也可以,有人支付存儲的成本就行。那種希望將個人存儲器(個人電腦、手機等)納入到區塊鏈存儲中,依靠所謂的閑置資源,利用共享經濟來不斷堆砌閑置存儲資源,降低存儲成本的做法,其實并不可行。
因為,任何數據的大規模是商用,對存儲設備都是有專業要求的。如果你作為一個公司的領導,如果你的IT主管告訴你,公司的信息都存在各種個人電腦、個人手機上,即便告訴你這些存儲是免費的,你大概率也不會用
信息分段,能否降低存儲成本
對于分布式存儲冗余成本過高的問題,有人提到可以通過信息分段,即將一個完整信息切分成n個片段,當使用的時候對N個片段再轉譯成完整文件。從而讓整個系統只保留一個賬本,而非一個賬本多副本的方式,來降低存儲成本。
區塊鏈存儲最終的解決方案很有可能還是誰的孩子誰抱走,誰的數據誰存儲,誰來存儲誰花錢。如此一來,那些希望成為所有區塊鏈存儲層的項目來說,終究是黃粱一夢。
加密去重,區塊鏈存儲的救星?
即便上述問題解決了,依舊無法解決區塊鏈大規模商用的問題。因為一旦涉及商用,數據量會激增,僅僅靠十幾二十個節點來存儲是不現實的。而且,數據一旦涉及商用,隱私性要求就隨之而來。
在中心化存儲中,用戶可以相信亞馬遜、阿里云這些服務商,他們不會對用戶數據進行泄密,但如果放到無人看管,隨時可接入可退出的分布式網絡中,明文存儲的結果就是讓信息更容易暴露。
即便有了加密去重技術,區塊鏈存儲就可以降低存儲成本了嗎?這個思路似乎給了區塊鏈存儲項目超越阿里云、騰訊云這種中心化存儲服務商的機會。
成本可控,區塊鏈商用的基本要求
對于商用企業來說,想讓他們將中心化存儲數據遷移到區塊鏈存儲中,不僅需要存儲成本比中心化更低,性能更加穩定可靠,而且還需要存儲成本的持續可控。畢竟沒有哪個商用企業,愿意看到今天存個文件要1塊錢,下個月存個文件要100塊錢這種事情的發生
反言之,區塊鏈存儲的服務費用,對商用企業來說,他們更愿意通過穩定的法幣(穩定幣)來結算,而不是各種幣種飄忽不定的代幣來結算。如果區塊鏈存儲項目的代幣,未來是和穩定幣合流,那這樣的公鏈還真未必會有聯盟鏈做的更好。
對于區塊鏈經濟激勵來說,難道只能發幣才能激勵嗎?對于存儲服務,誰存儲誰付錢,直接用現實生活中的法幣結算,難道不可以嗎?能用聯盟鏈解決的問題,為何非要發幣來割韭菜呢?在人類歷史上,還沒有什么信息是需要永久存儲,且有人愿意為永久存儲永久付費的信息。
我是三兩談幣,專注量化交易,如果你對數字貨幣也感興趣,歡迎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