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思存
惟楚有才,于斯為盛。 伴隨著湖南崛起于中部,湘商回鄉投資創業也已成為了熱潮。經濟總量、城市規模相繼進入 萬億俱樂部 和特大城市之列的長沙,則成為了 鳳凰歸巢 的寶地。
在長沙市2023年 迎老鄉 回故鄉 建家鄉 新春座談會暨項目簽約儀式期間,長沙共簽約項目38個,總投資達1012億元。其中,34個有湘商背景,投資額837.7億元,分別占總量的89.5%、82.8%;湘籍企業家直接投資項目26個,投資額646.2億元,分別占總量的68.4%、63.9%。
他鄉縱有當頭月,不及家鄉一盞燈。湘商投資長沙、興業長沙、留在長沙、深耕長沙,既是回報桑梓,更是看中了長沙的雄厚發展潛力,是有項目可投、有領域可進、有發展可期的幸福星城。
聚湘商星火,強省會之強
身處內陸,湖南與 老天爺賞飯吃 的通江達海地理位置無緣。但三面環山的地貌,卻擋不住湖南人走出去、求發展的腳步。
靠著 吃得苦、耐得煩、霸得蠻 的精神,湖南不僅打響了湘軍的金字招牌,收獲了 惟楚有才,于斯為盛 的美譽,更是讓 天下湘商 才能如同遍地星火,散播于世界各地,成為了享譽世界的湖南名片。
目前,全球湘商已經超過400萬,產業遍布世界18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外湘商資產規模超過4萬億元。
如今,當全球的眼光開始投向中國中部,國家的戰略開始傾斜于中部,湖南必然緊抓湘商這一寶貴的發展資源,強力推進湘商回歸和返鄉創業工作,踐行 三高四新 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
在扎實推進 湘商回歸 工作上,長沙繼往開來,以顯著的工作成效樹立了全省標桿。
長沙市2023年 迎老鄉 回故鄉 建家鄉 新春座談會暨項目簽約儀式期間,長沙集中簽約38個項目,簽約金額突破1012億元,其中現場簽約項目21個,總投資728.9億元。
不僅簽約金額大,簽約項目還呈現了湘商項目占比高、單體投資規模大、簽約項目質量優、制造業項目引領強等特點與亮點。比如,簽約項目超百億元的有4個,超十億元的有20個,在涵蓋的智能制造、總部經濟、現代服務業、片區開發、新基建、文旅等多種業態中,又以制造業項目為引領,簽約項目達20個,投資額550.2億元,分別占總量的52.6%、54.4%。
與此同時,長沙還出了新招,聘請了15位知名人士為首批長沙招商引智榮譽大使、招商大使、招商顧問,進一步發揮社會知名人士對長沙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匯聚業界精英力量,切實提升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成效。
具體到長沙各區縣園區,都在第一時間謀劃部署了湘商回歸和返鄉創業工作,積極主動開展 迎老鄉 回故鄉 建家鄉 新春座談會暨項目簽約活動,為湘商回歸 鋪路、架橋、搭臺 ,為長沙 強省會 貢獻應有力量。
項目強則產業強,產業強則省會強。在長沙堅持全市 一盤棋 的湘商回歸推進工作中,湘商鄉友歡聚一堂,一個個項目就此落地生根、茁壯成長,構成了長沙未來發展的全新增長點。
貝恩醫療設備(廣州)有限公司的董事長袁堅表示,公司在全球多個地區布局建廠,但位于家鄉長沙瀏陽的項目用時最短、達產最快、產能最穩!從2022年3月簽約落地到5月底試生產。至今,湖南貝恩醫療已完成進出口7000余萬元,投入外資1000萬美元,繳稅800多萬元。
湘商在長沙涌動的投資熱潮,既能為長沙民營經濟發展提供支撐,為長沙擔當強省會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更能助力長沙以點帶面、以面帶體,放大溢出效應,將創新舉措輻射全省,以省會之強帶動全省之強。
截至目前,長沙的A股上市公司達84家,總市值超1萬億元,數量和總市值穩居中部省會城市第一。2022年,湖南新增的6家上市公司也全部都在長沙。
在省會長沙的火車頭效應下,以湘商為主體的民營企業,為整個湖南省貢獻了70%以上的生產總值、60%以上的稅收、90%以上的就業崗位、90%以上的科技企業、90%以上的新增市場主體,成為了大部分地區投資項目的第一來源、促進消費的第一支撐、解決就業的第一保障。
選擇長沙, 就是選擇未來
回歸故里,建設家鄉,是湘商的心愿,但讓湘商安心筑巢,則是長沙憑借誠意與實力,為湘商開啟了新一輪的時代發展機遇。
在湘商奔赴全國發達地區尋求發展的過去,長沙較同層級的武漢、成都等城市并沒有更多的優勢,更無法與北上廣深與沿海省市相比。
但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奮力奔跑的長沙,頻頻出大招亮新招,在經濟實力、人口規模、幸福指數等綜合實力上實現大幅躍升,讓湘商回鄉,再也沒有創業環境怎么樣、人才和資金保障如何、產業鏈配套能否跟得上等等顧慮。
在經濟體量上,2021年長沙就已經逆襲成為了居全國省會城市第6位,中部城市第2位的城市。值得關注的是,排名前5的省會城市均為副省級城市。2022年前三季度,長沙GDP就突破萬億,其中以湘商為主的民營經濟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超過60%。
隨著 長江經濟帶 和 中部崛起 等國家發展戰略的深化落地,長沙的經濟潛力會隨著不斷深掘走向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湘商回鄉也迎來了最好的時代機遇。
長沙的產業結構,也隨著經濟的蓬勃增長實現了 一業獨大 向 多點支撐 的轉變,形成了 1+2+N 先進制造業集群和22條產業鏈布的清晰布局,跑出了工程機械、食品、汽車及零部件、新材料、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文旅等7大千億級產業集群,并培育壯大先進計算、新一代半導體、區塊鏈、大數據、人工智能、智能網聯汽車等新興產業。
同時,對比同為中部省會城市的武漢、鄭州等城市,長沙不斷優化的產業不僅結構更均衡,且在新興產業上,特色也更鮮明。目前,長沙是全國唯一擁有智能網聯汽車領域四塊國家級牌照、全國唯一實現芯片三大件設計國產自主的城市。
多元發展的產業格局,能夠以全面的產業鏈配套,承接湘商回歸的項目落地,實現湘商項目與長沙產業同頻共振的發展。
經濟發展最快、產業格局好,帶來的是源源不斷的人口涌入,為長沙實現高質量發展,企業做大做強儲備了人才資源。
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1.18萬平方公里的長沙人口達1004萬,比第六次人口普查增加了300萬,躋身特大城市之列。僅2021年,在新一線城市中,長沙新增人口超17.85萬人,在全國位居第六。中高端人才凈流入率更是居全國前三,高精尖人才集中在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比例達95%。
再結合長沙本身就擁有的58所高等院校、97個獨立科研機構、58名兩院院士、73萬高校在校生和5200余家高新技術企業等創新勢力,湘商返鄉投資創業,不僅潛力大,機遇多,必然還能更好更快更強地發展。
比如奧譜天成,作為中國拉曼光譜第一、全球光纖光譜前五的企業,其研發投入占到營業收入的30%,申請專利數量、新品研發速度與數量都是行業第一,也被多家基金稱為光學儀器的 華為 。之所以選擇長沙,就是因為長沙在對應領域的 結構人才儲備極其豐富,人才儲備厚度和廣度在全國都居于前列 。
不斷涌入的人才優勢與科技創新實力,不僅為長沙的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撐起更加 體格強壯 的產業,也使得創投的熱潮不斷地涌動于星城大地,成為中部地區招商引資的 優等生 ,穩坐 中部A股第一城 。
雖然招商最終拼的是城市實力,但迎老鄉、回故鄉 、建家鄉的長沙,在實力之上更是給出了滿滿的誠意。年年召開的湘商大會、先后出臺的《長沙市推進 湘商回歸 工作實施方案》《長沙市進一步加強招商引資的若干政策措施》等政策,就是長沙搭建舞臺、創造條件、營造環境服務湘商,集全市之力吸引湘商回歸的重要舉措。
這也是長沙的營商環境,能夠在全國工商聯發布的2022年度 萬家民營企業評營商環境 榜單中,排名全國第六,連續三年位居中部之首的一個側面寫照。
總的來看,長沙爭得2023年湘商回歸 開門紅 只是一個鴻運當頭的開始。湘商紛至沓來安巢長沙這片誠意與厚意兼具、潛力與實力并存的投資高地,已經釋放了一個明確的信號:選擇長沙就是選擇了新一輪的時代大勢,就是選擇了企業的光明未來。
乘著黨的二十大這股強勁東風,經濟發展旺、產業格局好、人才儲備強的長沙,必將與湘商在三湘大地攜手譜就更加澎湃的發展新篇章。
*本文圖片均來源于網絡
此內容為【智能相對論】原創,
僅代表個人觀點,未經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轉載、摘編、復制或建立鏡像。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且未核實版權歸屬,不作為商業用途,如有侵犯,請作者與我們聯系。
AI產業新媒體;
澎湃新聞科技榜單月度top5;
文章長期 霸占 鈦媒體熱門文章排行榜TOP10;
著有《人工智能 十萬個為什么》
【重點關注領域】智能家電(含白電、黑電、智能手機、無人機等AIoT設備)、智能駕駛、AI+醫療、機器人、物聯網、AI+金融、AI+教育、AR/VR、云計算、開發者以及背后的芯片、算法等。
在中國經濟發展40年后,當下經濟發展的底層邏輯已發生了根本性變化。企業發展所面臨的問題,投資所思考的方向也已不同以往。一味再強調本地資源優勢,介紹當地優惠政策的招商工作方式不再適應當下形式,往往反而會導致忽略企業的真實需求。招商引資戰略,從本質上已升級為解決落地企業困難的服務型戰略。可以說,誰能站在
華為旗下的IPO“收割機”哈勃投資,又將投出一個IPO。12月30日,據港交所官網文件,北京賽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賽目科技”)向港交所提交招股說明書,擬港股主板掛牌上市,光銀國際為其獨家保薦人。近年來,在新能源汽車的大肆擴張的同時,汽車自動駕駛技術也逐漸興起。賽目科技是錨定智能駕駛仿真測試
12月28日,由蒙牛集團主辦、36氪承辦的第二屆“??退伞眲撔录夹g大賽拉開決賽帷幕,從“新模式、新場景、新技術”三大賽道突圍而出的20家創新企業展開最終角逐。
2022年12月24日,中國人工智能學會(CAAI)第七屆全國青年人工智能創新創業大會于廣東省深圳市順利召開。
創業邦年終盛典——2022創業邦100未來獨角獸峰會暨創業邦年會將于12月29日在上海舉行。
近日,由蒙牛集團主辦,36氪承辦的第二屆“牛客松”創新技術大賽正式完成招募,本次大賽延續「數智蒙牛,向新而行」的主題
2022年,杭州市蕭山區面向全球吹響產業發展升級的號角,招引高質量青年創業人才,吸引優質項目落地、推動產業集聚。越來越多的青年,選擇蕭山、扎根蕭山、建造蕭山。
金秋九月,鵬城依然熱情似火。9月15日上午,隨著深圳灣體育中心內一棵光影“雙創之樹”快速“生長”,2022全國雙創周深圳活動啟動儀式在南山正式拉開帷幕。
9月7-8日,一場創投大咖云集的行業盛會,在“太湖明珠”無錫盛大開場,兩天時間里,DEMOCHINA創新中國峰會匯聚百余位產業專家、一線投資人、新銳創業者,以演講、對話、路演等形式帶來最新的行業洞察,共尋時代轉折點的創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