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oot id="csc04"></tfoot>
  • <ul id="csc04"></ul>
  • <strike id="csc04"></strike>
    首頁科技快報文章詳情

    云棲大會的年輪圖藏著阿里云的算力地圖?

    2022-11-14 15:49:59 253

    云計算在過去十余年發展中,帶去了哪些真正的變革?

    重塑硬件體系 重塑軟件研發范式 重構云端融合體驗 。

    如何理解這一變革?答案就藏在過去14年云棲大會的年輪中。

    截至目前,云棲大會已經走過14年。與此同時,阿里云業務也逐漸成長。伴隨每年云棲大會不同的主題和內容,阿里云的比重、發布的產品、行業拓展程度逐漸增多、加深。

    從發布云郵箱,到飛天系統的打造,再到今年云棲大會上的云數據中心處理器CIPU ,阿里云的技術不斷沉淀、迭代。與此同時,阿里云在人才架構、組織結構,以及商業化方面也在謀變。

    技術之變

    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將中國經濟推向新的高 潮。阿里巴巴經過早期沉淀,獲得了最初一批用戶的支持。這一年,經過兩年商業化的淘寶,積累了方法論后,宣布推出了B2C業務。在開放廣告的首月,淘寶即實現收支平衡,商業化系統確立。 2008年,我們整體收入成長大概是2007年的十幾倍。 時任淘寶搜索中心負責人、集團副總裁張憶芬在2009年的一次專訪中談及。

    業績暴增,阿里在算力上的短板卻暴露出來。

    當時,在購物高峰期,數百萬用戶同時涌入站點,這給早期阿里的服務器帶來巨大挑戰。彼時,市場上普遍的解決方案就是采購服務器,比如 IBM小型機、Oracle數據庫、EMC存儲等等。購買硬件的做法雖然見效快,但是成本高昂,且效率低。

    這就相當于一次性高價買了100臺蒸包子器,但是如果買包子的人不夠,那機器就閑置了。

    阿里早期也通過購買服務器的方式解決算力問題,但很快內部發現,采購成本甚至超過業務增長,怎么辦?

    阿里決定自建云計算系統。

    一個江湖流傳已久的故事是,馬云在和王堅密談之后,決定搞阿里云,并且表明態度, 每年投10個億,先投10年,做不出來再說。

    2009年,阿里巴巴開始研發飛天云操作系統,如今已成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的王堅,帶領團隊敲出第一行代碼。由此,中國云計算的故事開始書寫。

    也是這一年,名為 中國地方網站發展論壇 大會首次在杭州召開,這是云棲大會的前身。這一年 發展論壇 主題為開放、共享、共贏,國內云計算產業起步了。

    當時馬云說: 如果我們不做云計算,將來會死掉。 當時,這番言論被不少同行質疑,但如今,大廠們紛紛布局云計算,也算是驗證了馬云當年云觀點的正確性。

    2010年,是云棲大會的一個轉折點。這一年的會議,主題是融合、創新、發展。這次大會上,阿里云的OSS、阿里云郵箱等產品第一次亮相。可以說,阿里在云上邁出了第一步,但產品形態還相當初級。

    與此同時,阿里云開始沉淀技術?;蛟S是早年,采購IBM小型機、以及大量使用oracle數據庫的印象太深刻,阿里云為了解決成本太高還受制于人的問題,決心做自主可控的研發系統。

    而阿里云飛天是其自研道路上的一個標志。

    從阿里云出發開始, 就自建了國產云計算系統 飛天 ,此后, 飛天 系統也從此成為阿里云的奠基技術平臺。

    2012年,第四屆大會舉辦, 阿里云開發者大會 首次以獨立會議品牌亮相,會議展示了阿里云為開發者提供的諸多云計算產品,包括彈性計算、存儲、大數據處理等,為業界詳解云計算究竟能帶來哪些創新成果。阿里云飛天平臺也在本屆大會上亮相。

    此后多年,阿里基于業務自主可控的需求,研發了神龍架構、自研了含光800、倚天710這樣的芯片等,基本上從里到外,對核心技術進行了自研。

    2013年,大會舉辦地定址云棲小鎮。現場樹立了第一座標志,飛天5K紀念碑,上面刻滿了參與開發的技術人員的名字。距離飛天紀念碑不到200米的地方,部署了一個5000臺機器的云計算集群。

    算力之變

    在技術變化之余,阿里云的算力也在升級。

    2015年更名為云棲大會,重點提出云計算為產業升級和改革創新提供了源源動力。大會上,阿里云宣布新品牌和品牌廣告 為了無法計算的價值 。

    事實上,這句話也隱含了阿里云的發展路線:技術質變,引發算力量變。

    2019年,阿里云首款自研服務器AI芯片含光800正式面世。在這之后,阿里云通過自我研發、外部收購兩條腿快速奔跑。試圖更快的殺入核心決賽圈 CPU市場。

    CPU對于云計算而言,相當于包子鋪的包子餡。CPU的涉及難度非常大,壁壘極高。過去多年,這一市場一直被英特爾x86架構統治,其市場份額甚至一度超過90%。包括惠普、AMD在內的大廠都曾沖擊這一領域,但卻難以撼動英特爾的絕對優勢。

    過去我們從分布式到資源池化,都是以CPU為中心的云時代,事實上也完成了非常多的一些創新,特別是像資源池化等等。但是隨著數據的增長、隨著規模的變大、隨著延遲的要求越來越高,需要呼喚一個全新的一個技術體系去滿足下一階段的要求。 在最近的云棲大會上,阿里云智能總裁張建鋒說。

    去年云棲大會上,阿里云推出了首款自研云原生處理器CPU 倚天710。值得一提的是,倚天710去年完成流片,今年就已完成大規模部署。阿里云透露,倚天710在去年流片回來后不久,就迎來了阿里一年一度的 雙11 大促。不僅支撐了阿里巴巴內部核心電商業務,還開始對匯量科技等科學研究、智能手機和互聯網等多家企業提供服務。

    更加重磅的是,在今年的云棲大會,阿里云發布了下一代云計算的基礎設施核心CIPU。CIPU的說法直接映射于PC時代的CPU,意為云時代的IDC內部的處理核心。在這個全新的架構下,計算、存儲和網絡接入CIPU,資源即可被高效的云化管理。

    通過積累和不斷訓練,阿里云的技術水平已經處在行業最頂端。按照張建鋒的想法,云計算越來越接近進入下一個時代了 全新的架構定義,全新的軟件界面,硬件加速。 大家在重新定義云的結構的窗口期,如果我們定義好了,中國就可以在下一代的技術時代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如果這個時代來臨,阿里云在技術層面一定會站在最前排。

    組織之變

    在技術迭代之余,阿里云的組織架構也在隨之豐滿起來。

    事實上,當企業業務規模、集群不斷增長,人才、架構就需要隨之變化,這一點上,阿里云也在自我革新。

    如果說技術決定企業的底盤,那么人,才是決定技術方向的羅盤。

    一個較為典型的代表就是張建鋒的上任。3年前他接手阿里云的時候,曾提出阿里云要 被集成 ,這個說法的核心就是推動阿里云從提供資源向提供能力轉換。如今,張建鋒提出Back to Basic,再次把技術放在了首要戰略位置,也再次把向用戶提供能力作為努力的方向。

    技術的變革是不斷向上迭代,而推動技術改變的,是人才的躍遷。

    今年,阿里云組織結構的變化不小。

    今年4月,阿里云進行了新一輪組織架構調整,涉及多位中高層:前華為高管蔡英華空降阿里云,任M7級(資深副總裁)高管;阿里云中國區副總裁黃海清將接棒任庚,任阿里云中國區總裁;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云智能銷售管理與生態發展部總經理郭繼軍(M6)離職;此外還有部分中層人員有變動。

    高層人事變動,是戰略調整的前兆。

    過去,阿里云業務多以行業、板塊劃分,例如國際業務由袁千負責,泛政府行業由許詩軍負責,金融領域由劉偉光負責。事實上,阿里云銷售線一直存在一個弊病,就是各自為政、各立山頭。蔡英華收攏了數位M6高管的匯報關系,均為銷售線,大概率擔負起重塑銷售體系的任務。

    阿里云中國區有16個分公司,每個分公司都有專門的服務與拓展的BD人員?;旌显茦I務更多聚焦在泛企業賽道里面的國央企數字化轉型、上市公司的轉型以及民營五百強的轉型需求。同時在數字政府加大投入。

    但是轉型之路不易。

    阿里云智能中國區總裁黃海清和團隊做了幾點要求:

    第一,每個分公司的總經理其實就是和支持各位伙伴服務的1號位。每個分公司總經理會帶動每個泛企業、泛互聯網和泛政府的leader和核心骨干一起配合 打仗 。但分公司總經理是1號位。

    第二,中國區作為伙伴先行的落實部門,在每個分公司BD同學和各個leader的帶動下,和當地伙伴以每個月為單位開例會。主要對焦共同拓展的客戶名單,對齊要共同拓展的這些商機。

    這些要求的背后,都是為了一點:避免開疆拓土過程中的內耗和生態合作中產生更多爭執。

    除了高層的變動,阿里云內部中高層變動也年初這輪調整中進行了改變。

    比如,阿里云中國區總裁任庚離職,任庚早先在華為做過緬甸分公司總經理、華為泰國分公司副總經理,屬于中層干部。2015年加入阿里之后晉升迅速,由阿里巴巴跨境事業部總經理到阿里云,一路升至阿里云中國區總裁。任庚擔任中國區總裁之后,阿里云進入發展快車道。從營收數據來看,迅速由133.9億元猛漲到2021年的601.2億元。接棒任庚的,是阿里云中國區副總裁黃海清,他2016年加入騰訊,2018年從騰訊云副總裁崗位離職。

    人事變動與業務戰略有緊密關聯。2021年,阿里云展開了一系列變動,諸如省公司自負盈虧等措施,重視政府業務和區域下沉,中國區變化首當其沖。

    這些變化調整,劍指商業化。

    商業之變

    阿里云雖然是市場上出發最早、份額第一的云計算廠商,但在商業化上,也并非一帆風順。

    一個首要原因就在于,阿里云的成長是同中國云計算一起成長起來的,技術的積累、市場的教育,每一步都需要摸著石頭過河。

    早期,中國市場的付費意識非常薄弱,即便是今天,To B領域企業仍然受困于市場教育問題。阿里云出發的早,但是也沒有逃過市場競爭。

    對 云計算是新時代基礎設施 的觀點逐漸統一后,產品出現同質化,價格戰也無可避免拉開序幕。2014年3月,阿里云的云服務器、云存儲和云數據庫價格大幅下調,其中云存儲降幅達42%;一個多月后,騰訊云宣布云服務價格全線下調50%。

    到了2018年前后,新一輪價格戰席卷重來。當時,阿里云一個很大的難題就是,雖然位居行業老大的位置,但是8成都是中小客戶。而此后,疫情的加劇,更直接導致中小企業對云計算的需求銳減。

    中小客戶付費能力弱,數字化進程,正在轟轟烈烈駛向政企大客戶,時代車輪轉變,阿里云也急需要掉頭。

    阿里云曾經歷了大客戶流失所帶來的陣痛,掙扎于價格戰的泥潭,加之外部環境充滿挑戰,市場一度認為阿里云財季盈利難以維持。阿里云走向多元化以對沖風險,主要向尋求政企與金融領域突破,同時進一步向中小企業與非互聯網行業滲透。

    Cana lys數據顯示,2019年Q1阿里云在國內云計算市場的份額是47%,到了2021年Q4降到了37%。雖然還在首位,但是份額旁落。另據IDC發布的《中國公有云服務市場(2022上半年)跟蹤》報告則顯示,阿里云在IaaS市場份額減少4.1%至34.5%;IaaS+PaaS市場份額減少4.4%至33.5%。

    阿里云也在焦慮。這樣的背景下,政企大客戶就是不得不攻的市場。

    蔡英華的加入,就是阿里轉向政企大客戶的標志。

    受疫情催化,企業存在廣泛的上云需求,何況G端與金融領域客戶粘性高,決定了營收的基本盤。阿里一直希望能在上述領域提升自己的市場份額,以對沖價格戰所帶來的低毛利困境。

    蔡英華加入正值阿里云未來核心增長點從互聯網市場轉向政企(政府、電信、金融、能源、制造等所有需要數字化能力的行業)市場的調整期。

    政企市場的策略和打法與互聯網市場不同。政企市場包括政府、金融、電信、能源、制造等十余個細分行業,每一個細分行業都有特定企業。行業需求和企業需求均不同。為了更好的打入政企,蔡英華來到了阿里云。

    除了政企,阿里云正在加速深入其產業。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云棲大會上,就有不少來自各領域的客戶。

    比如專注智能汽車領域的汽車云,就在云棲大會上正式發布。阿里云在研發、制造、流通三個業務場景形成了 自動駕駛云 智造云 營銷云 解決方案,提供 產研供銷服 全生命周期的技術支持。目前,阿里云 汽車云 在國內已服務超過70%的汽車企業,小鵬、一汽、吉利、長城、長安、地平線等均已上云。

    在教育行業,阿里巴巴與教育部門試點共建,已在全國64所學校捐建云機房,捐贈云電腦賬號3萬個。云電腦可以在云端更新,不斷升級算力,始終保持最新配置,師生們從終端進入專屬賬號,就能隨時隨地上云, 算力奔流到山區、海島的村落,讓這些孩子有機會接受最前沿的科技教育,飛得更高、看得更遠。

    在金融行業,過去,阿里云相繼推出了 金融數據中體 和 金融級云原生工廠 等多款行業產品及解決方案。目前客戶已包括6家國有大型商業銀行、12家股份制商業銀行、90%已上市商業銀行以及60%保險企業、60%證券公司等數百家金融機構。

    同樣的,在電影特效、工業設計等對海量數據處理具有深刻需求的行業,也在借助云計算進行快速發展。

    云棲大會上,阿里巴巴董事會主席兼CEO張勇表示,科技是阿里巴巴從過去走到現在,并且更好走向未來的基石。阿里對技術先進性的追求始終不變,未來將承擔更大的責任,為社會經濟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伴隨云棲大會的落幕,阿里云的新征途又來了?;貧w底層,對于阿里云而言,技術是基座,人是核心,目標商業化。

    節點財經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節點財經不對因使用本文章所采取的任何行動承擔任何責任。


    10月19-22日,2021云棲大會在杭州云棲小鎮國際會展中心舉辦。作為科技創新風向標,今年云棲大會以“前沿·探索·想象力”為主題,回歸線下會場,集結全領域數字創新者,上演了一場科技盛宴。合力億捷作為阿里云智能語音首批核心技術伙伴,受邀出席大會,分享智能時代下的呼叫中心服務應用的思考與實踐。


    近日,以 數智未來全速重構 為主題的2020云棲大會選擇用數字化的方式(在線直播)舉行,本次大會聚焦AI智能、數字驅動、新零售、視頻云、邊緣計算、云原生等技術應用趨勢,探討企業數字化轉型及行業智能化升級之路。


    “數智未來,全速重構”,9月17至18日,由阿里巴巴主辦的一年一度數字經濟風向標云棲大會如約而至。與往年線下活動不同的是今年云棲大會首次在線舉辦。9月18日,在阿里云技術重磅發布的現場,阿里巴巴副總裁、阿里云智能安全總經理肖力正式發布阿里云遠程辦公零信任解決方案。


    9月17-18日云棲大會期間,阿里巴巴集團旗下斑馬網絡發布新一代汽車智能座艙系統斑馬智行5.0,預計明年初陸續上車;并與一汽-大眾戰略簽約,共同打造跨產業融合數字化創新樣本。


    數字化時代,挑戰與機遇并存,人工智能、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加速各行各業變革,技術與產業相結合加速了數智化轉型進程,各行業面臨新的經濟發展機遇。9月17至18日

    標簽:

    隨機快審展示 刷新 快審榜
    加入快審,優先展示

    加入VIP

    發表評論

    • * 評論內容:
    •  

    精彩評論

    • 無任何評論信息!
    最近提交超過1000個站點
    最新快審入駐
    快速審核方式: 加入VIP會員 申請快審
    X
    提交站點
    提交文章
    提交小程序
    提交公眾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清免费久久午夜精品| 精品国产国产综合精品| 99精品国产成人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放HE| 欧美精品第一页| 91麻豆精品国产| 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 香蕉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宅男自| 6080亚洲精品午夜福利|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天天影视|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av无码网站| 欧美精品黑人粗大欧|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精品性色99| 精品九九久久国内精品| 成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际久久久久999波多野|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综合| 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不卡| 在线观看日韩精品|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 v小说| 亚洲一二成人精品区| 久久精品男人影院|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 欧美精品国产精品| 97精品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v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在线|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猫咪| 国产精品无码DVD在线观看| 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 国产三级国产精品国产普男人| 国产精品爽爽ⅴa在线观看| 国产网红主播无码精品| 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牛牛app| 精品a在线观看|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人人|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99|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三区|